第一百三十六章 反应(1/2)
走访完第五家,等到那位年轻的独居女性关上小公寓楼两层的铁门里,陆遥低头检查信息,这才发觉案件已经有了进展。
应该能够算作是终结这一阶段的决定性进展。
绑架,反杀,庄柏晕倒被捕,于宣仪去警局做笔录。
当然,黎明现身那一段内容被暂且压了下来,梁安只按照庄柏能够供出的内容杜撰了一个不那么离经叛道、脱离常理的版本——庄柏误绑了变装的黎明,而于宣仪作为弄丢手机的热心群众找来了熟悉的警官,跟踪发现庄柏晕倒在现场,把人又带回了警局。
“放心了”刘澈看她松了一口气,神情也跟着一缓。
陆遥点了点头:“咱们老大应该都安排的很妥当,现在就看我们能不能找到有用的线索了。”
他们调查的是于宣仪幼年被收养进孤儿院时,近期发生的那起疑似与她有关的人贩子谋杀事件。刚才是进行走访,拜访各个登记在册的孩子。在那些孩子当中,绝大部分的人被送回了家中,而其中被亲属卖出的部分则交给了其余亲戚或者福利院进行抚养。
按照年纪从大到小,他们走访分别是三男二女,总共五位比于宣仪年纪大的前走失儿童。
其中一个人仍然在校念书,两个人在家农作,剩下一个外出务工,一个是独居白领——也就是刚才他们探访过的女人。
这些曾经经历了拐卖事件的受害者,如今的人生都可喜可贺的走上了各自的正轨,有惊无险的回到了自己作为孩童最正常的人生。陆遥一开始提问时还小心翼翼,只怕自己不小心戳到哪个人心中的痛点,结果却发现其实大部分的孩子对这件事印象都不太深。
毕竟他们在被拐走的途中就被稀里糊涂的救了回来。这段经历还远远来不及进展到最痛苦的部分,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要被带离父母就回到了父母身边。与其说是人生悲惨的境遇,不如说是一段目的恶劣的路途,模糊在回忆里也是理所当然的结局。
他们是不幸中的万幸,千千万万拐卖受害者中少有的及时得救的幸运儿。
正因如此,他们不仅并没有陆遥想象中不好处理的反应,对这件事的再次回顾也大多是以旁人转述的口吻——并非来自于自己的记忆,而是长辈和当时的警察对他们的描述。陆遥甚至有些怀疑,这样问他们也许还不如直接去询问侦办案件的警官,或许能还原这些已非孩童的成年人当时的表述。
刚才陆遥一直在各种询问,得到的大体上却都是相同的结果。比如什么在离家以后和一些同龄的小孩在不太干净的环境里同吃同住,然后一起上车,在车上睡着,睡醒以后就发现警察叔叔在一个一个的把人抱下车。再往后,就是警方最明确的内容。
偶尔的区别只在于有没有晕车,吃的习惯不习惯,有没有闹脾气这种鸡毛蒜皮的琐事。
但在陆遥准备直接离开以后,刘澈却一时拉住了她,暂且停在了门口。两人找了个拐角的隐蔽处,等在阴影当中以后,他才做出解释。
“刚才那个女性,我觉得在她身上也许会有其他的突破口。”
陆遥困顿挠了挠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