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的作用(2/2)
诸户露出难解的笑容看着我。
“那么,你是说凶手是从隔壁进入,又从隔壁逃走的吗?”我吃惊地问。
“从我们掌握的证据来看,这是唯一的可能。连成一栋的日式建筑,一般情况下,阁楼和檐廊也是相连的。我总是想,那种长屋 [22] 建筑,就算再怎么小心门户也没用,真是好笑呢,光是小心谨慎前后门的门锁,却完全忽视阁楼和檐廊的通道,日本人真是盲目乐天呀。”
“可是,”我再也按捺不住源源不断的疑问,“隔壁住的是善良的旧货店老夫妇,而且你应该也听说了,那天早上初代小姐的尸体被发现后,隔壁住户就被周围的人吵醒了。在那之前,那一家的门窗也是紧紧上锁的。还有,老人开门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看热闹的人围观,后来那家旧货店几乎成了接待室,应该没有让凶手逃脱的空间,而且我实在不认为那两位老人会是藏匿凶手的共犯。”
“你说得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还有,可以进一步确定的是,如果穿过阁楼,那阁楼上的灰尘应该会留下脚印之类的痕迹,但警方调查之后,却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另外,檐廊底下也都贴了铁丝网,没办法通过不是吗?凶手总不可能敲破地板,掀开榻榻米进去吧。”
“没错。可是,还有更好的通路。它一直招呼人们从那儿通过, 那条通路极为普通,却也因此一直没被注意到。”
“除了阁楼和檐廊底下以外的地方吗?总不会是墙壁通道吧?”
“不,不能延续那样的思路。那个通道可以不必打破墙壁、掀开地板,或是需要任何破坏性的举动,从那边经过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入。爱伦 · 坡有篇小说叫《失窃的信》,你读过吗?有个聪明的男子藏了一封信,他认为最聪明的藏法就是不藏,便将它随手塞在墙上的信插里,警察翻遍了整间屋子,竟怎么都找不到信。换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知道的、异常显眼的地方,在犯罪等场合,反而会被人忽略,不会被注意到。用我的说法,就是盲点在起作用。初代小姐的事件也是如此,说起来真是好笑,怎么会想不到那么显而易见的地方呢?但这也是先前说的窃贼‘自外面’入侵的观念作祟所致。只要换成‘敌人来自内部’来思考,马上就可以发现了。”
“我还是不懂。到底是从哪里出入的?”
我觉得仿佛被对方耍着玩似的,感觉有些不快。
“喏,长屋的房子有个特点,厨房的地板下都安着个约三尺见方的拉板。喏,就是存放木炭和柴薪的地方。那块拉板空间通常都不打隔断,而是直通到檐廊底下。一般人不会想到会有窃贼从这个地方进入房子内部,所以谨慎的人就算在通往户外的地方贴上铁丝网,也唯有那个地方,不会特地上锁。”
“那么,杀了初代小姐的人就是通过那块拉板出入的吗?”
“我去了那个住宅几次,确定厨房有拉板,而且底下没有区隔,直通所有的檐廊。换言之,可以推断凶手是从隔壁的旧货店厨房的拉板进去,穿过檐廊底下,再从初代小姐家的拉板潜入,并以相同的方法逃走的。”
这个方法,轻易地解开了原先看起来神秘无比的初代命案的谜团关键点。诸户这番有条理的推理尽管令我佩服万分,可是仔细想想,就算解决了出入口的问题,仍然有许多重要谜团未解。旧货店的老主人为什么没有注意到凶手?凶手怎么能够在众目睽睽之下安然逃走?凶手究竟是什么人?诸户说凶手是我认识的人,那到底是谁?诸户那拐弯抹角的说法,使得我忍不住烦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