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六章 过去的那些年(1/2)
小时候学习论语之中有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乍一看有些莫名,随后老师解释之后,才知道,这是形容时间流逝如流水一般,日夜不停的意思。
转眼间,五年时间过去了。
王恒潇也即将上初中,从儿童成长为一位少年。再也不能过六一儿童节了,也不能参加六一汇演了。
几年来,变化是非常的大的。
王恒潇的父亲已经从大队的队长成为了和惠乡的副乡长,分管农业生产的乡长,赵家大伯也从村支书成为了和惠乡的另一个分管水利的乡长。
王家,在和惠乡,乃至整个硕兴县都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为所有人所津津乐道。
流传着许多传说,五年前,没人想到种棉花能赚钱,王大国却冒着风险承包下来了上千亩地,以极低的价格,一包就是十年。当年种植下来,还是从乡政府借贷的生产资料,可是年底棉花是真的涨价了,远远高于以前的价格。
那一年,王家赚了十五万以上。
九十年代的十五万是无法想象的多。
一举成为十里八乡的富裕户,也成为许多农村家的风向标。第二年,所有的农民都跟着种起了棉花。
不过,因为头年棉花价格大涨,第二年各种投入也高了许多,肥料,种子,薄膜等等的价格也都上涨了许多。不过,还是有许多的赚头,所以农民情绪很高。
王大国承包的那上千亩地的主人家却是不愿意了,当时以极低的价格将地承包了出去。以现在的棉花价格来看。等于是白送。可是当年年底,王大国就将承包资金全部给了他们,他们私下里找过几次,想要提价,或者是把土地收回去,都被拒绝了。
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开始那些土地你们都嫌弃,不想种,有人给你们钱。你们就白拿了,反正都是不种的土地,巴不得多包几年出去,可以多收些钱。现在种地赚钱了,你们又想收回去,有便宜你们都想占
所以,王大国很果断的拒绝了。王大国不喜欢惹事,可是不会怕事,随后那几家山东人和安徽人纠结一起,上百人来到王大国家里闹事。就是为了要把土地收回去,并且扬言说,你不给,我们明年也自己种。
当时还动手砸了王大国家里的几把椅子!
这可把当时在家的王恒潇给惹恼火了。直接当场把十几个人撂倒在地上,其他人一时间都退却了,随后将派出所的巴哈叫过来处理。
那些山东人才就此罢手。
可是,几年来,这些家伙也没消停过,每年都会来闹腾一下。就是想多那些钱。因为大家计算过,这几年来,王大国从那上千亩地上赚了至少上百万。而那些土地的主人却只能去给别人打工赚些零花钱,或者是自己出高价再去承包别人的土地来种。
王恒潇的父亲,王大国终究也是老实厚道人,在第三年的时候,还是给那几户人家多给了五万块钱。后面两年那些人才没有来闹腾。
而王大国和赵家大伯赵全胜,以及砖厂的其他几户人家也寻找了自己的出路,从乡政府那里批下来了一大块荒地准备自己开出来。有王大国和赵全胜在乡政府的关系,很轻易的批下了东边和南边,以前的河坝边的两块荒地,虽然是荒地,可是土质很不错,种面积有两千多亩。
王大国一家独资占一千亩,剩下一千多亩给其他八户人家分摊,根据各自的出资,你能开多少地,你就种多少。赵家大伯在王恒潇家里借了五万块,才开了三百亩地,剩下的其他人,也都或多或少的在王恒潇家里借了一两万左右,各自开了一百多亩地。
新疆开荒是个技术活,前期两三年几乎都是投入。
好在现在刚刚步入新世纪,开销没有五六年之后那么大,王恒潇家里还能支撑的住。王大国和赵全胜,以及其他几户人家,都是四川过来的,都是比较传统的农民思想,即使是耗费巨资,也要弄一些自己的土地,这就是自己的家产,可以世代传下去的。
这几户得到王恒潇家里帮助的人家里,就有庞叔一家子,以及砖厂唐鹏一家子,以及其他的和王恒潇家里非常要好的朋友。
………………………………
前年,王恒潇家里又在新开的土地旁边修了一栋房子,和其他几家人一起修在一排,准备搬过来住,原先在承包的土地旁边修建的房屋则全部交给工人住了。
王恒潇今年十二岁了,很正常的小学毕业的年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