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上)(2/2)
然而传信侍者才离开,顾庭书愁色却更深重。
“才有了好消息,不是应该高兴吗”青芜不解。
顾庭书只觉蹊跷,却始终不知疑点在何处。他看着突如其来的青芜,多年来始终未变的样子,素衣木钗,神色宁静,除了如今看他的眼里多了柔和关心,比他们相遇之初,并没有多大改变。
然而时局却总是在变,从过去顾军意气风发地夺下雨崇,十年来与寒军扛鼎相抗,并未因抢先进驻雨崇而自诩威武,总有一些东西仿佛在暗中萌动,而他竟然现在才慢慢有所了解。
“怎么了”青芜问。
顾庭书的眼光里多了揣测,投在青芜身上,叫她不甚自在。
彼此沉默得如同风雨将至的压抑,青芜正要回避这样的死寂,顾庭书却箭步上前,一把拽住她,指腹就隔着衣袖摩挲着那道伤口,像在探寻什么。
“庭书”青芜不挣扎,张皇中带着对顾庭书此举的担心,道,“做什么”
青芜咬牙忍着肩头因为顾庭书的用力而传来的疼痛,任凭他此时的眼光变得多么生冷锋锐,她依旧那样站着,迎着顾庭书审视甚至逐渐带起痛恨的目光,不避不闪。
视线因为疼痛而溢出的泪水开始模糊,被顾庭书掐住的地方像被火烧一样灼热
刺痛。青芜最终打开顾庭书的手,捂着痛处退后两步,侧过脸不再说话。
“你不相信我。”陷在阴影中的侧脸慢慢牵动起一丝冷笑,泪水已经干去的视线中顾庭书的样子这样清晰,正神色莫测地看着她,“你从来都不相信我。”
“你又何尝以诚对我”说到最后顾庭书一声嗤笑,斜睨着青芜,伸手指着素衣女子,仍在期盼什么,道,“如今我放你走,你却偏要来,你到底在想什么”
青芜未应,目光落在那盏已经陈旧的流觞灯上。她怎么会不知,这早就不是当初在成台望见的那一盏。时过境迁,从来认为深刻的手足之情都可以如青蘼待她那样淡薄如此,又何况是区区一盏灯呢。只不过是顾庭书有心,即使将灯换了也做得不着痕迹罢了。
青芜失笑,答非所问道:“从八岁起,司斛就跟在我身边。除了留在成台的三年,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你说是不是很好笑,你辛苦栽培的细作,居然是我从小就带在身边的侍婢。”
“你说什么”顾庭书颇惊。
“你让司斛留在我身边,是因为你无法再像过去在成台时一样时刻留意我的一举一动。你从一开始,就没有相信过我。”青芜慢慢转过视线,顾庭书的神色已经冷了下来,她亦自定心神,继续道,“十年了,你对我的戒心还是没有放下。”
“一句话,你可待我以诚”顾庭书瞳孔收起,盯着身前女子。
青芜挑眉,冷笑道:“你给我几分信任,我就还你多少真诚。其他的,再没有多。”
十年时光,竟就是这样斤斤计较地算计过来。
彼此又开始针锋相对,他却再比不得过去冷静自持。视线里青芜毫不退让的眼光强烈地冲撞着已经被点燃的怒火。顾庭书冲上前猛然按住青芜肩头,一扬手——却终究没有落下。
他怎能忘记当初拉着她在顾成风面前毅然离开,就好像眼前开阔,再无外物纷扰,天地宽广,独剩他们两人,自在比翼;去往顺章的船上,她虚弱却乖顺地靠在他怀里,睡得沉实———那时,她也是信他的。
“你什么时候发现的”顾庭书问道。
“你将司斛带来的第一刻,她的眼睛告诉我的。”青芜回答。
顾庭书将青芜推开,唤来了一,下令将青芜禁足,不得他命不许青芜踏出一步。
天还未亮,顾庭书忽然下达军令,黎昌戒严,任何人未凭手谕,不得进入,尤其是易秋寒,并令活捉生擒。
军令加急送出,几乎与易秋寒同时到达黎昌。守城将领正要放人入城,但见雨崇军书要务,立即下手拿人。
易秋寒却也是早有准备,带领的粮草护卫队训练有素,面对城卫刀剑,应付自如。混乱中,易秋寒燃放花信,一声长啸之后两队人马继续僵持。
“护送易姑娘离开!”粗布蓝衣短打的男子在兵戈交接声中赫然叫道。
随即,就有几名护卫围在易秋寒身旁,慢慢朝黎昌城外退去。
黎昌护城军随后赶到,蓝衣男子率一众子弟奋力拼杀,手刃数人,最后跳上一名骑兵坐骑,取下马侧弓箭,三箭上弦,齐发,当场又击毙护卫军中人。
“肖将军先走!”仍在护卫军中突围的同伴大声吼道。
蓝衣男子并不迟疑,驾马狂奔而去,却不是出城。
易秋寒由人护送离开,在接应处与青蘼见面。
见易秋寒一行人如此狼狈,青蘼立刻询问:“发生什么事了”
“本来我和肖将军已经入城,但雨崇忽然来了军令把我们拦下……”易秋寒愁思深重,望着黎昌的方向甚为担心。
“就你回来!”青蘼追问,紧张地按住易秋寒的手。
易秋寒从未见紫衣女子这样慌张,臂上青蘼的手都在颤抖,仿佛害怕失去什么,却对结果有着强烈的期待。她扶住青蘼的肩,算是宽慰道:“应该没事的,城里的一切不是早就布置好了吗如今只是等肖将军过去主持大局。”
青蘼依旧忧忡不安,却也只能望向黎昌城的方向,祈愿一切平安。